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在甲实验过程中,...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6ec8aac122bd4f6e

(1) 在甲实验过程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温度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

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有

气泡出现,最终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提示:碳酸钠水溶液PH﹥7);小亮认为:只有氢氧化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亮和你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

层清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氯化钙

溶液,静置。

①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

           的猜想正确。

                         

你的猜想正确。

(4)在甲实验中,如果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20.0g时,此时溶液的颜色恰好

由红色变为无色,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g/ml)

 

(1) 中和反应(或该反应)放出热量;NaOH + HCl ===  NaCl + H2O ; (2)气球胀大 ;CO2+ 2NaOH === Na2CO3 + H2O     【交流讨论】 ① 氯化钠 ;(写化学式也可)   ②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写化学式也可)     【实验设计】①小亮 ;② 小兰    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以上每空1分) (4)【解析】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X       20.0g ×7.3%                     ……………………(1分)      40/36.5=X/20.0g ×7.3% (或40 : 36.5=X : 20.0g ×7.3%)  X =1.6g                ……………………………………… (1分) 氢氧化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g/10ml ×1g/ml ×100%=16.0 %  ……… (1分)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0%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它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盐酸的体积/毫升

0

10

19.5

20

20.5

30

40

pH

13

12

11

7

3

2

1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___。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6ec8aac122bd4f6e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6ec8aac122bd4f6e

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

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

 

质量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装置①

装置③

实验前

220.0克

195.0克

实验后

222.1克

199.4克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6ec8aac122bd4f6e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别滴加E溶液,现象为: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和D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则:(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氧化铜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铜粉灼烧后可能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两种物质。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2)已知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铜和铜。假如固体1中只含有铜的氧化物,下列推理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铜

②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3)将得到的1.6吨氧化铜全部转化为硫酸铜,可得硫酸铜多少吨?(CuO+H2SO4=CuS04+H2O)

(4)若用贴有如图标签的浓硫酸100毫升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溶液_____克。

硫酸(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

溶质质量分数:98%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