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②检验铵态氮肥
(C)③检验CO32一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设计 |
现象 |
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
A |
将铝丝放人硫酸铜溶液中 |
无现象 |
Cu>Al |
B |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
镁条燃烧得更剧烈 |
Mg>Al |
C |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
Zn>Fe |
D |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
Fe>Cu |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
(B)氮气性质比较稳定——可充人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C)铜片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