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通过化学式“CO2”可获得的信息是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 ⑤碳元素的化合价可呈现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⑦⑧
(3分)李老师要用含杂质质量分数为20%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备20瓶二氧化碳气体。已知:①集气瓶的体积为100 mL;②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③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 g/L。计算李老师需要准备大理石的最少质量。
(3分)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 N2),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2CO2↑ + 4H2O + 3N2↑ 计算完全燃烧30 t偏二甲肼会产生多少吨水?
(7分)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
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
加入水的体积 |
加入水的温度 |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
1 |
200 mL |
15℃ |
a(待记录) |
2 |
|
50℃ |
b(待记录) |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
(6分)小琴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她事先除去了金属片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1)A实验中,为了比较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过量的稀硫酸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实验中,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片分别是 和 ,烧杯内盛放的溶液是过量的 溶液。
(3)为了验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琴同学将锌片和铁片同时插入A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而没有插入B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