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
25 |
25 |
25 |
25 |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g |
35.2 |
58.4 |
82.6 |
107.6 |
求:(1)第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分)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4)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不良影响。
①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酸化土壤 B.腐蚀金属材料
C.腐蚀大理石雕像 D.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②在煤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石可制成环保煤,燃烧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二氧化硫、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已知M2+ xR=W2 + yQ是置换反应,M2和W2为单质,x、y为整数。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铁与稀盐酸反应
B.反应物M2和R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W2和 Q的质量比
C.若取10 g M2和10 g R反应,生成W2和Q的质量总和等于20 g
D.M2、R和 W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a、b、c,Q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以下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加热一定质量 的高锰酸钾固体 |
铜丝在 空气中加热 |
木炭在盛有氧气 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
电解水生 成两种气体 |
(3分)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如油炸食品中常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卫生部建议,每天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不多于1 μg/kg×体重(kg)。50 g珍珍牌薯片中含丙烯酰胺150 μg。若你的体重为50 kg,你每天最多吃这种薯片 g。
(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向两个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10 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
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 (填序号)。
a.15 mL b.8 mL c.5 mL d.3 mL
方案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两个充满SO2的300 mL集气瓶 中分别加入6 mL水和NaOH溶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 |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