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 )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C.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不同的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 B、NH3 C、N2 D、NO2
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NaClO是一种纯净物
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某补钙品(有效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的说明中标明含钙量为25%。质量监督员为了检验该产品,取10g补钙品放入100g稀盐酸中,HCl与补钙品的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求:
(1)补钙品中实际含钙量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2)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___________现象(填“有”或“没有”),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