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

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

 

C 【解析】A、排球主要是由橡胶的球胆和皮革的外包装,都属于合成材料. B、塑胶是一种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C、钢质单杠是金属制品,属金属材料. D、尼龙是合成纤维,属合成材料.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6ec8aac122bd4f6e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2) 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6ec8aac122bd4f6e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__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

(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________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 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下图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离子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6ec8aac122bd4f6e

【解析】研究一、

(1)依据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氧化镁保护膜进行分析;

(2)依据反应时温度的变化分析反应时能量的问题,依据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及氯化镁书写方程式;

研究二、

发现问题:依据酸碱性溶液pH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实验思考:根据甲乙同学的不同猜想分析两人必做的实验操作,以据反应的现象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应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书写即可;

拓展延伸:(1)依据题目中有关的信息对相关物质的溶液酸碱性进行判断即可;

(2)根据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条件分析即可;

研究三、根据钠镁活动性强弱的关系分析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物质即可.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 “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         个反应;其中有气体、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各写出一个)

(1)                    ;(2)                   

【实验一】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王同学按下列方法进行了实验: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在A的实验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的目的是              

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ec8aac122bd4f6e

 

【实验二】定量分析稀硫酸与两种混合物反应后溶液的成分

刘同学称取38.2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于烧杯中,

向其中逐滴滴加质量分数为15.3%的稀硫酸,同时记录实验数据,

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当加入16g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

                       (写化学式)

②求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实验三】实验分析四种化合物溶液混合后的成分

洪同学按以下流程进行了实验:

6ec8aac122bd4f6e

操作Ⅰ的名称是          ,固体D的化学式是        

如溶液B中滴入酚酞,呈无色,则B中一定没有        离子;一定含有        离子。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物质间混合时若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反应能够进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可以通过指示剂进行指示,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硫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根据图象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分离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使用过滤的方法,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为无色.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

6ec8aac122bd4f6e

其中甲、乙属于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且B为黑色固体,E为难溶性固体,A、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

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                    

(2)G和H在组成上有何特点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F→E                                    

【解析】B为黑色固体,根据常见的黑色固体,可以假设B为氧化铜,那么A应该为氢氧化铜,而甲为单质,且可以和单质乙互为生成物,并且能够和B反应,所以可以判断甲为氢气,而乙为活泼金属,例如铁,D可以生成甲,则可以判D为盐酸或是硫酸;A可以生成C,D通过反应也可以生成C,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D为为酸,结合酸的性质及刚才的推断,可与判断E为盐类,由题意可知E为难溶性固体,所以可以判断E为碳酸钙,那么G为二氧化碳,进而判断F为碳酸钠,而H为一氧化碳,把各物质带入图框中验证,符合题意,可以据此答题.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新的监测项目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6ec8aac122bd4f6e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减少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的           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右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简图

a.图中③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b.按序号和要求的反应类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序号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非基本反应类型

                 

【解析】(1)运用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可吸入颗粒物解答.

(2)运用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并且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易形成酸雨解答.

(3)a运用光合作用可以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解答.

b运用①是由水得到氧气的反应,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属分解反应解答.

②运用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化合反应解答

④运用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四大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解答

 

查看答案

(1)身边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6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①小苏打   ②石灰石   ③盐酸   ④维生素C   ⑤尿素[CO(NH2)2 ]   ⑥氯化钠

a.含氮量最高的常用氮肥     ;b.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c.能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d.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是     

(2)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     

【解析】(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常用氮肥;小苏打能和稀盐酸反应,能治疗胃酸过多;石灰石比较坚硬,能用作建筑材料;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氮气;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是硝酸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