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C 【解析】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先要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准确判断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依据.还要清楚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A、司马光砸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同样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古时候,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火这一与化学有关的现象

B.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D.现在,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下列不符合

 

查看答案

成人大约每分钟需40升空气,则每天需氧气多少升?若这些气体全部由某种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出来,每天每平方米的该叶片产生0、02升氧气,则成人每天需多少平方米叶片提供氧气?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查看答案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6ec8aac122bd4f6e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注意:第(3)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⑶若将红磷换成硫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查看答案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反思](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不变;

二氧化锰

加热

 

 

 

查看答案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