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 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甲同学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合理,原因是 ,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a.该气体可能是CO2 b.该气体可能是 。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
【结论】证明猜想 成立;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 物质。
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得到。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气体,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A~F):
(1)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以选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应该选_________;
(3)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氮可将其通过________________; 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4)NO一遇到O2就会变成NO2,收集NO应用__________法;
(5)用如上图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其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的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2NaHCO3Na2CO3+CO2↑+2H2O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化学实验室里要分离设备(Ⅰ)中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3)在设备(Ⅱ)中加入固体A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已知:A、B、C、D四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B是黑色固体单质,C和D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B的名称: ;
(2)写出下列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D: ;
D→A: ;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
75 |
65 |
50 |
35 |
20 |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
0 |
0 |
2.0 |
4.5 |
8.4 |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M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 。(2)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3) 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有 _ (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4)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