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次会议被广泛视为是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它将决定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会议中心议题是制定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由于发达国家拒不履行减排义务,会议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动物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和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可行或值得提倡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④夏天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上,冬天室内温度不超过20℃;⑤离开房间随手关灯。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你还有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光合;呼吸  (2)①③④⑤  (每空1分)  (3)劝家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开车次数等(2分,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1)植物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应大量植树造林,或者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 (3)只要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可.如:少开私家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开发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用太阳能烧水做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孙武湖引水渠中提取了水样,观察到: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该小组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首先将水样静置,发生的现象是           

(2)取上层清水,向其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操作需要用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哪些利用该原理进行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向清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即得到自来水,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通过          操作也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还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5)2009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作为青少年,要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摈弃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①用盆接水洗菜                    ②用养鱼水浇花草

③使用节水龙头                    ④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查看答案

从20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了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其中表示硅元素的是         (填字母)。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硅的原子序数为14,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查看答案

学习了化学知识,我们能解释下列现象:

 (1)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2)煤燃烧时排出的气体溶于水,从高空落下,会形成酸雨,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请你列举造成酸雨的一种主要气体            

 

查看答案

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六种气体及粉尘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名称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验证,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