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0分)小强买来一包黄铜(铜、锌合金),包装说明如右图,他对包装说明上的质量分数产生了疑问,他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93.7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共113.5g。
(1)反应产生氢气 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6分)为防止玉树地震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1)钙、氯、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4)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须加漂白粉 g。
(11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右图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 、b: 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B装置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得出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小明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小红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②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分)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X。X的化学式为: 。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3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称或符号。
(1)2个氧分子 ; (2) 2N ; (3)2个亚铁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