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
C.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是3: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如图在一个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蜡烛继续燃烧,杯子内液面不变
B.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下降
C.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上升
D.蜡烛燃烧更旺.杯子内液面上升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蒸馏 B.煮沸 C.沉淀 D.过滤
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 A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无关;
② 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③ B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A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④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