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1)小明在学习中体会到:检验CO2时总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时总是用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 的两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结论:根据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写出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解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
(2)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白进行了下列计算:
问题假设:有含a克Ca(OH)2的Ca(OH)2溶液和含a克NaOH的NaOH溶液各100g,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计算结果:Ca(OH)2溶液吸收了44a/74克CO2气体;NaOH溶液吸收了44a/80克CO2气体(小白想:我只是比较两个结果,可以不约分)
计算结果分析:含等质量溶质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吸收CO2,Ca(OH)2溶液吸收的CO2的质量多。
结论:吸收CO2应该用饱和澄清石灰水。
思考评价:
小白的计算是否正确 ;
小白的计算结果分析是否正确: ;
小白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
(3)现在由你来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你的问题假设是:“ 相等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具体计算时,你还需要的数据是 。
(5分)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操作时,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部分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
(1)A中的分液漏斗和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的现象是 。
(2)若要使B中的水倒流入A中,A中的分液漏斗和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药品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此同时B中还出现的现象是 。
(5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 两种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2)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用100mL量筒接收排出的水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 mL。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分)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易溶于水,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分)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 (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9分)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 “有机化合物”);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以下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①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坐小轿车。②尽可能不用一次性纸杯。③夏季将制冷空调室温调高一度。④纸张两面用。⑤人离灯熄。
(5)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性会增强,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二氧化碳使海水酸性增强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海水表面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理由是 。(提示:打开可乐瓶盖,二氧化碳气体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