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分)甲、乙两种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和“”分别表示氢和氧两种元素的原子。(已知氢、氧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H-1 O-16)
分子 |
甲 |
乙 |
结构示意图 |
计算m个甲分子与n个乙分子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
(3分)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计算:
(1)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2)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3)铟原子的中子数 。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了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的某一条件。
【步骤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① B、C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 。
②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增大容积,保证实验安全外,还有 。
③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研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某种因素。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①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②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③ 若用该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5分)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
(1)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
(2)同学们按图II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 ~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
① 实验中, E所起的作用是 。
② 除了证明分子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③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收集已满。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装置A、E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