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人大量的臭氧会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资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③用途           

(2)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文字表达式: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说出其利弊:利                

(5)请提出一种防止臭氧空洞逐渐扩大的方法:             

 

(1)①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 ②强氧化性  ③水的杀菌和消毒 (2)分子种类不同 (3)氧气臭氧 (4)氧气可供给呼吸   可以使食物腐烂 (5)使用无氟制冷剂等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析】 (1)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强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臭氧的用途是用于水的杀菌和消毒.故填:①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②强氧化性.③水的杀菌和消毒. (2)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种类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或不同种分子都可以). (3)氧气在高压放电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故填:氧气臭氧. (4)氧气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氧气可供给呼吸.不利的一面:可以使食物腐烂.故填:氧气可供给呼吸,可以使食物腐烂; (5)防止臭氧空洞逐渐扩大的方法有:使用无氟制冷剂等,故填:使用无氟制冷剂等. 考点: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⑥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2)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3)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查看答案

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正视、斜视等几种.图中a为   视;b为    视;c为     视.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