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已知A、B、C、D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中的一种...

已知A、B、C、D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以及Fe之间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A、B的化学式分别为                       

(2)写出有硫酸铜溶液参加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NaOH          HCl       (2)CuSO4+NaOH=NaSO4+Cu(OH)2↓ (或CuSO4+Fe=FeSO4+Cu)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给的四种物质的性质,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反应结合图示分析,由于四种物质中,能与铁反应的有稀盐酸和硫酸铜,故B、D应分别属于这两种物质,而另外两种物质中,能同时与稀盐酸和硫酸铜反应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故A为氢氧化钠溶液,则C为氧化铁;又B能与C氧化铁反应,故B为稀盐酸,则D为硫酸铜。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氢氧化钠,故化学式为NaOH;B为稀盐酸,故化学式为HCl。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四种物质中,硫酸铜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硫酸铜溶液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曲线上M点表示的意义是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t1℃时,将1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

某课外小组同学将100 g盐酸分5次加入到30g石灰石样品中( 样品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5

a

15

(1)从上表数据分析,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________________g;                                                       

(2)30g石灰石样品与100g稀盐酸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         g;

(3)求第5次实验后过滤,所得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1%)

(4)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要加入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

同学们来到化学实验室,意外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下图)。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同学们取该瓶中少量溶液 滴加稀盐酸,看到冒气泡,说明药品已变质,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猜想】小天的猜想:NaOH 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小天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完成下表: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除尽溶液中的CO32-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试剂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②:向实验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天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的现象             

【实验反思】(1)下列物质1.BaCl 2溶液 2.Ca(NO3)2溶液 3.Ca(OH)2溶液4.Ba(OH)2溶液, 不能替代小天实验中CaCl 2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小天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       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 溶液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

某校整理化学药品时,发现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试剂瓶中分别存放有图1、图2所示的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图1所示的金属为X,图2所示的金属为Y  )它们到底是哪两种金属呢?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推理和猜想:试剂瓶中的元素符号中含字母“g”的两种常见金属是               

①实验步骤

②实验现象

③结论

分别把这两种金属放入__  __

___________溶液中观察

金属X的表面有 一层红色物质覆盖 ,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

 金属X是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E            F           G           H                   I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      (填序号)装置;并指出该装置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点即可);但是用排水法或是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某学生进行了实验比较( 分别用体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收集) 。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度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度

CO2密度比空气      , 且不与氧气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证明空气全排尽

向收集到CO2的集气瓶中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先浑浊后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先浑浊后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①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      (填序号)。若配制后,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可能是下列哪些因素造成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A、称量时物体与砝码放反了    B、量水时,仰视刻度       C、所用砝码破一角 

D、氯化钠中有少量杂质        E、称量后,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