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煜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车用燃料,于是他对汽油中添加乙醇的目的进...

小煜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车用燃料,于是他对汽油中添加乙醇的目的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  猜想l: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猜想2: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增强汽车的动力。

【诒计与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I

 

 

    在两个蒸发皿中各加入lOmL

冷水,控制相同燃烧条件,分别用

乙醇和汽油作为燃料进行加热,记

录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

 

    用乙醇加热耗时118s;

 

    用汽油加热耗时56s。

 

 

猜想2         

  (填“成立"或

  “不成立");

 

  Ⅱ

 

 

    实验l停止加热后,取下蒸发

皿,观察蒸发皿的底部。

 

    用乙醇加热的蒸发皿底部

只有极少量炭黑,而用汽油加热

的蒸发皿底部有大量炭黑。

 

         

(可仿照上格填写)

 

 

 

【分析与讨论】

(1)实验I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要控制的条件是          (填序号);

A.水的初始温度必须相同          B.加热开始计时点必须相同

C.燃具产生火焰的大小必须相同    D.蒸发皿的大小必须相同

(2)汽车的发动机、排气管等部件易出现积炭,使用乙醇汽油后,这些部件产生的积炭量将               

(3)目前乙醇汽油中乙醇的添加量约为10%.可一定程度节省石油资源。结合实验I的结论分析,如果乙醇的添加量过大,会使汽车动力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设计与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Ⅰ 不成立 Ⅱ 猜想1成立 【分析与讨论】 (1)B  (2分) (2)减少  (1分) (3)减弱  (2分) 【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汽油和用乙醇加热相同质量的水,乙醇所用时间长,说明乙醇燃烧产生的热量比汽油少,即猜想2不成立;蒸发皿背面炭黑多少说明燃料充分燃烧还是不充分燃烧,用汽油加热的蒸发皿背面有大量炭黑,说明汽油比乙醇更易发生不完全燃烧,易产生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所以从环保角度分析,汽油比乙醇对环境的影响更大,也说明了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更环保;实验中用测量加热等质量的水所所需的时间判断汽油和乙醇燃烧产生热量的多少,为此需要控制相关的变量,变量一是水的超始温度,变量二是加热仪器产生火焰的大小,变量三是蒸发皿的大小(涉及蒸发皿与火焰的接触面积),由于测定的时间是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所以开始计时的时间无关;由于乙醇汽油较汽油更容易充分燃烧,所以用乙醇汽油的汽车更不易发生积炭现象;但由于乙醇的热值较汽油低,添加乙酬后,汽车的动力将会减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 “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lO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

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     (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 。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        成立(填①或②)。

 

查看答案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A. 燃烧的条件  B. 铁钉生锈的条件  C. 证明CO2与NaOH反应  D. 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

化学支撑科技,化学改变生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创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① “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让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       材料(“金属”或“合成”或“复合”)。

②据《苍梧晚报》报道:国内首把碳纤维小提琴由我市鹰游集团碳纤维应用研究中心研发制造,其中碳纤维属于        材料(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

(2)“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小明的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你建议他增加      (填一种);当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你建议他饮用含        的运动饲料(填六大营养素之一)。

(3)“安全意识”在我们心中共鸣

①天然气或沼气(主要成分均为CH4,其密度小于空气)已在城乡普遍入户,万一燃所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        ,为了及时发现漏气,可在厨房墙壁的     方安装报警器(填“上”或“下”)。

②稀释浓硫酸时,为了防止酸液溅出造成伤害,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填“水入酸”或“酸入水”),并缓慢注入,且用玻璃棒不断           (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

用适当的化学用 语填空:

(1)2个氧分子:                      (2) 镁离子:         

(3)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4)常见的钾肥:       (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