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故有对联一副,上联是“船漏湿,盆漏干”,下联是“灯吹灭,火吹旺”(灯指小油灯,火指炉火),请用化学知识简要解释“灯吹灭,火吹旺”的道理: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2007•南京)学习化学要求熟悉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以下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常温下,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
(1)写出A、F和G的化学式:A
F
G
(2)写出高温条件下B分解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H和E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和戊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
25.(2010•玄武区一模)201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一)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序号)
.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烧杯⑦滤纸
(2)若想检验某天然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采用的方法是加入
(写字母编号).
A.食盐水B.肥皂水C.石灰水D.自来水
(3)ClO
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
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广泛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二)水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1)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随着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会逐渐升高.如图是研究水沸点的实验.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打开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
序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液体A | 水 | 澄清石灰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硝酸银溶液 |
气体B | O2 | CO | SO2 | HCl |
(2)请按要求写出与水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
;
②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3)实验室中的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加入水不能鉴别的是
.
A.碳酸钠和碳酸钙B.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氯化钠和氯化钾D.硝酸钾和硝酸铵.
查看答案
24.(2010•镇江一模)下图是甲、乙两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根据题意判断,右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
和
.
(2)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
(3)40℃时,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50g.
(4)将t℃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查看答案
23.(2011•丹阳市模拟)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请回想一下自家厨房里的各种炊具、餐具,其中制作材料主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有
(举一例);
(2)现如今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电能、煤气、天然气等.我们在使用天然气等燃料过程中,有时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是加入的乙硫醇的气味,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
,如果厨房中闻到浓烈的乙硫醇的特殊气味,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是
(填写序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排油烟机排气,将泄漏出的气体尽快排出室内
(3)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都是
,它和蛋白质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
;
(4)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所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可能被用作“双吸剂”的是(填写序号)
;
A.碳粉;B.铁粉;C.氯化钙;D.生石灰.
(5)味精是烹制菜肴的调味品,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B.加入味精时,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C.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查看答案
22.(2013•揭西县模拟)请选用C、H、O、C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可作建筑材料的盐
;(2)具有可燃性且有剧毒的气体
;
(3)常用于扑灭火灾的固态氧化物
;(4)石灰水中的溶质
;
(5)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酸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