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兰州)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请根据上图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
所选 装置 | 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A |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 | 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 |
B |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 ______ |
C |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 | ______ |
D |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 | ______ |
E | 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 | ______ |
(2)若再分别向A、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A:______;B: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
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__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
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______.实验③______.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_____,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
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
|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1 | | |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
(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
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
2CO
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查看答案
化学课上,老师将CO
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没有明显现象,CO
2和 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装置A软塑料变扁,装置B活塞向上运动.
(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
2与NaOH反应,还是CO
2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______.(只利用A装置--矿泉水瓶进行)
查看答案
(2010•淮北模拟)现将KClO
3和MnO
2的固体混合物30.5g,放入制氧气的装置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O
2.某同学欲求得所制O
2的质量,他将加热后剩余物质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的办法来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加水次第 | 1 | 2 | 3 | 4 |
加水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4.5 | 8.1 | X | 6 |
试求:(1)表中X的值为______.(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
(2010•淮北模拟)如图是小明设计的化学动力小车,他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带导管的塞子,将小车放在摩擦力很小的道路上,过一会小车就运动了.
[可用试剂]①镁粉;②铝粉;③铜粉;④10%的稀硫酸;
⑤10%的稀盐酸.(注:10%的稀盐酸比10%的稀硫酸所含
H
+浓度要大)
(1)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加一次药品能使小车在同一条水平道路上行程最远,应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并且两种试剂使用的量要控制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要使小车的运动速度比(1)中所选试剂时快,应往试管中加入上述哪两种试剂
(填序号)?你的依据是
.
(3)有的同学根据上述推进原理,但不进行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你猜测他在试管中投入的试剂可能是
.
(4)[继续探究]若仍选用上述提供的试剂,在不改变试剂总质量及小车、道路的条件下,从理论上讲,如何使小车跑的更远?
;
请将改进的方法和理由填写在下表中.(每一种方法奖励2分,本题最多奖励4分,化学卷总分不超过60分.)
1:改进的方法:
;理由:
.
2:改进的方法:
;理由: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