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CO B.mg C.SI D.Co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能源与环境问题进一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查看答案
(2010•宣武区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 | |
查看答案
(2008•溧水县一模)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
2CO
3;③可能是NaOH与Na
2CO
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
(2)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
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
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
2溶液换成Ba(OH)
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3)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
2CO
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43.1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①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③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
(2013•北京模拟)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
2+、Mg
2+、HCO
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 质 | Ca(HCO3)2 | Mg(HCO3)2 | Ca(OH)2 | Mg(OH)2 | CaCO3 | MgCO3 |
溶解性 | 可溶 | 可溶 | 微溶 | 不溶 | 不溶 | 微溶 |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
2和______,可能含有Ca(OH)
2和______.
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
2.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所加的酸溶液是______.
b.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
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
3,理由是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______.
查看答案
(2008•溧水县一模)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
2、Na
2CO
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丙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甲和乙:
;丙和丁:
.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为
反应.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