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湘潭)纯碱(Na
2CO
3)水溶液的pH ①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氢氧化钙、纯碱制得烧碱(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
2═CaCO
3↓+2NaOH,他们将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思考与交流】(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滤液中一定有 ②______ (填化学式).若往其中加入酚酞试液,则溶液显③______色.
(2)由于反应物的用量未控制好,所以滤液中还可能有多余的反应物.
【猜想与假设】小肖同学认为:可能还有Na
2CO
3和Ca(OH)
2.小谭同学认为:可能还有Na
2CO
3.小张同学认为:可能还有Ca(0H)2.【讨论与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④______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⑤______.
【活动与探究】小谭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
2溶液,观察到⑥______,于是得出该滤液的溶质中还有Na
2CO
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小张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
2CO
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 ⑦______,得到了和小谭同学相同的结论.
经过上述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探索与拓展】现有一份由NaOH和Na
2CO
3组成的混合物29.2克.为测定其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该实验小组先将稀硫酸溶液逐渐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发生反应:Na
2CO
3+H
2SO
4═Na
2SO
4+CO
2↑+H
2O,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A点处所加稀硫酸恰好反应完全).据图计算:(1)原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2)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湘潭)小军同学想要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结论 | 总结 |
实验一 | 取少量氯酸钾于试管中,加热至熔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接近试管底部,发亮复燃 | 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所需温度①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 |
实验二 | 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②______ |
实验三 | ③______,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④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⑤______ |
2KCl+3O
2↑
查看答案
(2010•湘潭)下图中A、B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A图中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A”或“B'’),收集装置选______(填“C”或“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为了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E、F装置,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 装置.
查看答案
(2010•湘潭)A、B、C、D、E、F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红色金属氧化物,B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C是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C______E______.
(2)①是工业上的一个重要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Fe+3CO
2
查看答案
(2010•湘潭)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点的含义是
,c点表示的A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3)25℃时,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10℃时,将20克B物质加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
查看答案
(2010•湘潭)苯(C6H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它的部分同系列物质如下:
碳原子数 | 6 | 7 | 8 | 9 | 10 |
化学式 | C6H6 | C7H8 | X | C9H12 | Cl0H14 |
(1)比较归纳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上述物质的共同特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
(2)在C
6H
6中,C与H的质量比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