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如东县一模)如图,是两种常用化肥包装上的说明.
(1)图1中化肥名称:方框中合适的名称应为______(填“复合肥料”“过磷酸钙”“磷矿粉”或“草木灰”);图2提示保存碳酸氢铵时应注意______.
(2)小军家小麦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父亲让他去买些化肥回来.到化肥销售点后,
小军根据化肥的品种和价格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化肥品种 | K2SO4 | KCl | NH4HCO3 | NH4NO3 | CO(NH2)2 |
价格(元/kg) | 0.8 | 0.65 | 0.54 | 1.05 | 1.25 |
你认为小军购买的是______(填写化肥的名称).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鉴别无标签的五种化肥,它们分别是磷矿粉、碳酸氢铵、氯化钾、尿素、硫酸铵.小红很快从五种化肥中识别出碳酸氢铵,她识别的依据是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庆云县一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乙: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
(3)四位同学讨论认为要验证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目的吗?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 ______ |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 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______ |
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
(4)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大家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查看答案
(2008•自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
(2)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______(填编号),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KCl+3O
2↑
查看答案
已知硫酸、磷酸、醋酸、硼酸按酸性顺序由强到弱,请根据以下实验事实作出推断:①硫酸和磷酸钠反应可制磷酸②磷酸和醋酸钠反应可制醋酸
③醋酸和硼酸钠反应可制硼酸④硼酸不能和醋酸钠反应制醋酸
(1)由上述资料,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情况下强酸可以和弱酸的盐反应生成弱酸;反之,______酸不能和 ______的盐反应.
(2)又已知,醋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硼酸不和碳酸钠反应.请将碳酸和上述四种酸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______.
(3)试解释当人体胃酸过多时为什么可服用含Na
2CO
3或NaHCO
3的药片:
______.
查看答案
(2010•南通模拟)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火炬长72cm,重985g,燃料为丙烷(C
3H
8),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铝合金环保材料,火炬的下半部喷涂高触感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这是首次创造性的在奥运火炬上使用这一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火炬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你认为火炬使用该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请写出丙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O
2+4H
2O
查看答案
(2010•南通模拟)(1)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方法是:将FeCl
2•nH
2O固体脱水、真空干燥得到FeCl
2,然后在高温条件下通入高纯度氮气(作保护气)和氢气(作反应物)的混合气体,生成纳米级Fe:则,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
.
(2)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普降大雪,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损失十分严重.在道路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已知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
3、MgCl
2、、CuSO
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
①该融雪剂一定没有的成分是
.
②该融雪剂中的组成可能为:(Ⅰ)
;
(Ⅱ)
.
③你认为第
种情况更利于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