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西城区一模)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若充分燃烧8g氢气,最少需要氧气多少克?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西城区一模)小牛寒假去东北玩,妈妈给他买了“暖宝宝”取暖贴.他阅读使用说明后,对它的成分和发热原理产生了兴趣.小牛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
品名:一次性使用取暖片
成分:袋内物质: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
内袋材料:微孔透气无纺布
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
用法:临使用前,打开外袋取出内袋,直接贴在衣服上.打开外袋后保持温暖12小时.
[提出问题]“暖宝宝”为什么能发热?
[做出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氧化(即生锈)的过程.
[设计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步骤1 |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按使用说明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将两袋样品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 A袋的“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________接触. |
步骤2 | 24小时后,分别剪开A、B两袋,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黄色溶液;B袋内物质_________. | 24小时后,A袋内物质中一定含有.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
继续探究:小牛和同学们想继续探究“暖宝宝”发热后,剩余物质中是否还含有活性炭,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请对“暖宝宝”取暖贴的保存、使用或剩余物的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
(2009•西城区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未贴标签的Na
2CO
3、NaOH、Ca(OH)
2、稀盐酸四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给他们提供的药品只有紫色石蕊试液,实验仪器只有试管和胶头滴管.
(1)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四种溶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步骤1:用四支试管,各取少量四种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一支试管溶液有无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是 溶液.其余三支试管溶液变蓝. |
步骤2:另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加步骤1检验出的溶液. |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则则原溶液是 溶液.其余两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
步骤3:另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两种溶液,分别.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组三位同学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液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他们分别选定四种待测溶液中的一种,然后分别取其他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各自选定的溶液.三位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记录如表:
同学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小峰 |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
小伟 |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 所滴加的是Na2CO3溶液. |
小明 | 三支试管溶液中都无现象. | 所滴加的是NaOH溶液. |
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______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______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查看答案
(2009•西城区一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K
2MnO
4+MnO
2+O
2↑
查看答案
(2009•西城区一模)A~F为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弧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物质的化学式为
;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所有相关反应中没有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请补充一个属于该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要求:至少有一种反应物选自A~F).
查看答案
(2010•玄武区二模)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1)下列有关原子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带正电
E.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F.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
(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三种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3)2007年,化学家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NH
3)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
分别表示N
2、H
2、NH
3三种分子.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在固体催化剂表面(用
表示)合成氨的过程简化为下图中的五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排序
(填序号).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