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大连)制作糕点常用Na
2CO
3或NaHCO
3做膨松剂.同学们取一种膨松剂,欲探究其成分是Na
2CO
3还是NaHCO
3,设计了以下两个探究方案:
方案一:取适量膨松剂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方案二:如图,向两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各加入30mL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取两只相同的气球(容积足够大),一只装入足量的膨松剂,另一只装入足量的Na
2CO
3,套在锥形瓶口,迅速将两只气球中的药品同时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从实验原理和判断依据两方面说明上述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 能否达到目的 | 说明理由 |
方案一 | ______ | ______ |
方案二 | ______ | ______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7•河北)小明家住在山青水秀的盘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近段时间,小明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作出猜想]
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小明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表达交流]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小明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1)______;(2)______.
[设计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反思评价]
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______.
[获得结论]
小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探究启示]
目前该村村民还需饮用井水,请你提出一条简便的处理方法:______.
查看答案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CO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时,在加热前必须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其目的是______.
(2)CO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Cu和CO
2,得出该结论所依据的有关实验现象是______.
(3)已知草酸(化学式为H
2C
2O
4)受热发生如下反应:H
2C
2O
4=CO↑+CO
2↑+H
2O,若将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收集到如图所示的气囊中进行实验,实验时是否需要对上述装置进行改进,请说明改进的方案和理由:______.
(4)实验结束后,必须对集气瓶中的气体进行处理,不能让其排放到空气中,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2011•玉溪)如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用途不一),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提示:H
2+CuO
Cu+H
2O,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1)将含有水蒸汽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______(填序号,下同).
(2)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
2、CO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3)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CO
2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4)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
2、H
2O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5)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
2、CO、H
2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查看答案
(2008•扬州)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镁和水反应产生热量.下面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图1中曲线a;
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b;
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c.
(1)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由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观察图1,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
实验2:将2.4g镁粉和质量为28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______情况如图2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1g时,实验不再做的原因是______.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______.
(5)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焰食品加热器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
A.2.4g镁粉、7.30g NaCl和28g铁粉 B.2.4g镁条、7.30g NaCl和28g 铁粉
C.2.4g镁粉、8.76g NaCl和28g铁粉 D.2.4g镁条、8.76g NaCl和28g铁粉
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2008•扬州)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
2+、Mg
2+、HCO
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
阴离子阳离子 | OH- | CO32- | HCO3- |
Ca2+ | 微溶 | 不溶 | 可溶 |
Mg2+ | 不溶 | 微溶 | 可溶 |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和______,可能含有Ca(OH)
2和MgCO
3(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实验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
2和CaCO
3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里加入 Na2CO3溶液. |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 ______ |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
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发下:
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600.00g,按上图组装后,将2.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601.25g(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1)加入样品前还应______,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A、B装置之间设置干燥装置(填:“要”、“不要”),______理由是______.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只要求写一种),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B中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_g.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______含MgCO
3(填字母).
A. 一定B. 一定不C. 可能D. 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已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CaCO
3:100 MgCO
3:84):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
2另取质量为2.50g的水垢,加入3.65%的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 g..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判断w的值满足______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
2(请通过计算说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