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上海)(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
A、
B、
C、
D、
(2)从上述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盐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7•嘉定区二模)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该固体可能是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还想知道,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小明取该固体少量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充分溶解,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发现酚酞变红色,他由此得出结论:固体中还存在氢氧化钠.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请你再设计一个方案证明固体中确实有氢氧化钠的存在:______.
查看答案
(2007•嘉定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称量蜡烛、装置Ⅱ和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装置,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和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 蜡烛 | 装置Ⅱ | 装置Ⅲ |
反应前的质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4 | 184.1 | 216.6 |
请根据上图装置和数据回答问题:
(1)装置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Ⅲ中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的作用是______.
(2)从上表数据可知,反应后生成水______克,二氧化碳______克.
(3)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装置Ⅱ和装置Ⅲ能否对调?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
(5)该小组同学发现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减少的质量,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他们的疑惑:______.
查看答案
(2007•嘉定区二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在t
2℃时,物质的溶解度A
B(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2)当A溶液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
法提纯A.
(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3)t
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可得
到m克A晶体(不含结晶水),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查看答案
(2006•宜昌)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9 | 2 | 22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2 | 6 | 21 |
(1)这一反应类型是
反应:x=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
剂.
(3)按上述反应类型,任意举出一例具体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
(2007•嘉定区二模)查找资料是一种学习的有效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想了解硝酸的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
34NO
2↑+↑+2H
2O.据此该同学能回答:
(1)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
(2)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
3的下列认识:
从组成上:
;
从性质上:
:
判断储存HNO
3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