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08•河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
(2008•河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
|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茂名)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O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甲 | 乙 | 丙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 35.0 | 40.0 | 45.0 |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 2.5 | 2.9 | 2.9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____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求样品中氯化镁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2005•南宁)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可能含有H
2SO
4、K
2CO
3、Na
2SO
4、KCl、FeCl
3、HNO
3六种物质中的两种.进行有关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表.试根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进行分步推断,再推断所取的废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推断(或结论) |
(1) | 取废液放入试管观察 | ______ | 废液中肯定不含FeCl3 |
(2) | 用广泛pH试纸测定废液的pH | 测定结果:pH=3 | ______ |
(3) | 向废液中滴入足量______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有硫酸或硫酸钠 |
(4) | 向上述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无明显反应现象 | ______ |
废液成分的可能组合(写出溶质的化学式) |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推断(或结论) |
(1) | 取废液放入试管观察 | 废液无色,澄清 | 废液中肯定不含FeCl3 |
(2) | 用广泛pH试纸测定废液的pH | 测定结果:pH=3 | |
(3) | 向废液中滴入足量Ba (NO3)2 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
(4) | 向上述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无明显反应现象 | |
废液成分的可能组合(写出溶质的化学式)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2010•沐川县二模)CO
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
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
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
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
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
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
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
如图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可知:
①在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20℃时,100g水中加入50gA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③若A中混有少量的B,用
的方法可得到较纯的A.
(2)将75g20%的NaCl溶液稀释成15%的NaCl溶液,需加水
ML(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
3).
在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如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读取数据(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
,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
.
(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
(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