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芳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维生素C泡...

小芳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维生素C泡腾片
功能:补充人体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氯化钠、酒石酸晶体、糖精钠、蔗糖、阿朴胡萝卜醛、橘味香精、维生素B
贮藏:低温、避光、防潮
小芳要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请你参与小芳的探究:
我的猜想我的实验方案

气泡的成分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我的结论
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的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维生素C的辅料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晶体,在水中溶解生成气体;因为有碳酸氢根,所以会有二氧化碳生成;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防止变质. 【解析】 根据辅料中的成分,可猜想气泡成分;维生素C泡腾片内有碳酸氢钠、酒石酸晶体,两者反应会有CO2生成.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快速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杯子上;石灰水上有一层白膜;该气体是CO2气体. 回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根据维生素C的成分推断知,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防止变质. 故答为: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方案 气泡的成分是:CO2; 理由: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是CO2 低温原因: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 维生素C泡腾片内的维生素高温易流失. 防潮原因: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CO2;维生素C泡腾片内的碳酸氢钠、酒石酸晶体遇水溶解,两者会反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6•淮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 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5)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manfen5.com 满分网2CuO     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2005•潍坊)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设计出两种方案奖励4分)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方案1: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____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数    12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上述两种西红柿中,你认为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查看答案
(2011•张掖)“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颖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    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生成物中没有Na2CO3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性;
[表  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红色消失的原因验证方法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田雪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试液滴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她觉得很奇怪,又做了以下工作:
实验一:重新取一洁净的试管和纯净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二:分别测试纯净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溶液的pH,如表:
K2CO3NaClCuSO4Na2SO4FeCl3KNO3
pH1074737
她还到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了如下信息:
酸和碱都有强弱之分,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碳酸、醋酸等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弱碱.
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强酸跟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跟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
(1)由最开始的实验现象,你对溶液变红的原因有哪些猜测?______
(2)她重复进行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由实验二和查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你还能得出几点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