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南昌)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雨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容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2)查阅有关资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
2(OH)
2CO
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了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块小铜片分别按如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 | | |
实验现象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谈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______(填写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出的结论填空:
(1)写出一份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4•龙岩)“绿色化学”强调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化学实验设计应该尽可能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1)图1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这是因为反应产物会______;
若实验前往集气瓶中加适量的NaOH溶液,再进行实验,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2是小强设计的CO还原CuO实验.该实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体现在:
①______;
②______.
查看答案
(2004•聊城)用实验证明一包黑色粉末是由氧化铜和炭粉混合而成的.甲、乙两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甲:黑色粉末
观察现象 乙:黑色粉末
观察现象
试回答:(1)甲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______,证明有炭粉的实验依据是______.
(2)乙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______,证明有炭粉的是实验依据是______.
(3)以上两个方案中,你认为______同学的实验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2004•锦州)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的气体A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B是氧化铜和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气体A与黑色粉末B可能的组合有哪几种?(每种组合中A和B的成分均要求用化学式表示)______
查看答案
(2008•威信县)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______,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______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______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生铁中______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
(2004•黄冈)阳光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Fe
2O
3(样品中杂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参加反应)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应先挤压鼓气球持续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
(2)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实验前B装置中放入Fe
2O
3样品的操作是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
(3)反应前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为5g,完全反应后C装置增加了1.35g,则样品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若省去D装置,则实验所测定的样品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