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09•桂平市二模)现有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20克,为了除去其中...

(2009•桂平市二模)现有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20克,为了除去其中的Na2CO3,配制NaNO3溶液,李华同学将该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水中配制成60克溶液,再向其中加入50克C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CaCO3沉淀,过滤后得到100克溶液,计算:
(1)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
(2)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溶质NaNO3的质量分数.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差计算生成碳酸钙的质量;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碳酸钙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3)利用所得溶液中溶质NaNO3的质量分数=×100%求得,其中硝酸钠由原混合物中硝酸钠和反应生成硝酸钠两部分构成,因此还需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硝酸钠的质量. 【解析】 生成CaCO3的质量为:60g+50g-100g=10g 设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NO3的质量y. Na2CO3+Ca(NO3)2=CaCO3↓+2NaNO3 106               100      170 x                 10g       y =   x=10.6g =   y=17g 溶液中NaNO3的总质量=17 g+20 g-10.6 g=26.4 g 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100%=26.4% 答: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为10g;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桂平市二模)小丽发现自家地里种的花生叶子呈淡黄色,生长迟缓.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小丽给花生施用了碳酸氢铵(NH4HCO3).
发现问题:(1)施用碳酸氢铵两周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2)播种花生时,曾向土壤中施用了熟石灰以改良土壤.
搜集资料:(1)碳酸氢铵是______肥(填“氮”“磷”“钾”),花生叶子发黄,选择施用碳酸氢铵是正确的.
(2)含NH4+的盐与碱混合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3)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土壤中残留的熟石灰与碳酸氢铵反应使肥效损失.
猜想二:太阳的暴晒,气温的升高也可能使肥效损失.
实验探究: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碳酸氢铵和熟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了两种方法证明氢氧化钙溶液的酸碱性,请你帮助她完成探究:
方  法操     作现象及结论
方法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现象:______
结论:溶液呈______性.
方法二______蘸取样品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结论:pH______7(填“大于”或“小于”)
(2)在试管中加热碳酸氢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发现试纸变______色,说明有氨气产生.
(3)把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到试管中加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在试管口放一块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最后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NH3↑+H2O+CO2查看答案
(2009•桂平市二模)下图所示的装置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O2↑(或Zn+H2SO4═H2↑+ZnSO4或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
(2009•桂平市二模)已知有如下反应:A+B→C+D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应有

(2)若A是H2SO4,则B可以是
(填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
(3)若A为Fe2O3,写出一个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A+2NaOH=C+Cu(OH)2↓,则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查看答案
(2009•桂平市二模)2008年9月,我国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这是因为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纯白色固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呈弱碱性,其分子结构如右图.
(1)三聚氰胺的化学式是

三聚氰胺由
组成.
(2)三聚氰胺是一种
(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3)近几年来,在一些食品中频频出现了有害物质,如:“瘦肉精”、“吊白块”、
“苏丹红一号”等,许多人“谈化学物质色变”.请从“化学物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角度,谈谈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一句话即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9•桂平市二模)2009年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对水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1)日常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用
方法来对硬水进行软化.
(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稀溶液后,
会降低,
会升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