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上经常要使用下列各种“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并利用下表,能够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 B.元素周期表
C.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 D.物质的密度表
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
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
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不会转化
B.物质用肉眼都能看的见,但构成物质的微粒,用肉眼都是看不见的
C.物质是可变的,但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
(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试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氯气(C1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lO(次氯酸).若将锥形瓶中的CO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什么药品(写出一组即可) .
(1)图1是甲、乙两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甲”或“乙”填空:
20℃时, 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②30℃时,把甲、乙两物质各100g分别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溶剂质量较多的是 .
③30℃时,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0℃,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2)从C、H、O、N、S这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 .
②2个硫酸根离子 .
③相对分子质量为34的化合物是 .
④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肥是 .
(3)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图2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
②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