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搭载着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28日17时30分左右飞船顺利的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1-8小题:
(1)“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2)“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______.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4)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会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2000℃以上的高温,为了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返回舱的舱壁必须具有______性质.
A.耐高温 B.能阻燃 C.隔热
(5)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第一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第二步,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CO
2),并生成碳酸锂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下一步我国的目标是登陆月球.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现在关于月球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具有影响之一的是“同源说”,意为地球与月球是同一来源.当宇航员脚踏月面,全面分析月壤成分时,这一问题定会迎刃而解了.下列说法支持“同源说”的是______.
A、月球上也有火山存在 B、月球是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C、月球与地球一样含有种类繁多的化合物
D、月球所含的元素种类和质量分数与地球相近
(7)最近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N
5的分子,这一发现可能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关于N
5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N
5是一种化合物 B.N
5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C.N
5中氮元素显零价 D.N
5这种物质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
(2)当温度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
查看答案
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式子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
反应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或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
(3)汶川地震灾后搭建的板房材料铝塑板,是在高压聚乙烯的基材中加入氢氧化铝等物质而制成,这种板材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写名称);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
2”,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
2 叫做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写化学式):金刚石 氮气 一氧化碳 磷酸铵 干冰 火碱 消石灰
(1)能使人中毒的气体
;
(2)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
;
(3)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
;
(4)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固体
;
(5)可作复合肥的物质
.
查看答案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4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0 | 6 | 31 |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0g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