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教师给了同学们1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假设1成立 |
② | 假设2成立 |
③ | 假设3成立 |
(1)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
假设2:______;
假设3: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上表,请你完成上表.
(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物质为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4)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你回答:
①烧杯中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请回答(1)~(2)题.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
假如你是空气质量观察站的人员,发现一些建筑物外墙的石灰石正不断剥蚀.请根
据这一情况,探究石灰石不断剥蚀的原因,完成(3)~(5)题.
(3)你假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
(4)你作出上述假设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
(5)作为空气质量观察员,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答: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外,CO
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
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Na
2CO
3+CO
2↑+H
2O
查看答案
已知:A、B.、C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D是一种常见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可转化成C和D,C还能进一步转化为人类主要的食物E;在人体内,C和D也可转化成A和B,C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红色沉淀.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1)E遇碘水能呈现
色;
(2)A、B、C的化学式为A
,B
,C
;
(3)A、B、C、D、E中,组成元素相同的是
;
(4)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
人体胃液的pH为0.9~1.5,大量饮水会使胃液的pH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因此饭前
(填“宜”或“不宜”)大量饮水.
查看答案
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有关.小松在设计实验办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
(3)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净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和用洗洁净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