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
manfen5.com 满分网
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魔术三“‘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丙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酸溶液,则A、B的可能组合:
A为    ;B为    .(只需写一组)
通过提示其中的化学原理来解答相关问题.魔术一的原理是: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物质会变红;魔术二的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会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变小;魔术三的原理是二种无色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魔术一、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溶解在棉花团的水中生成显碱性的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涉及到的相关性质有: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②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到的③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显碱性.而氨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则没有得到体现. 故答案为:红;B. 魔术二、“瓶吞鸡蛋”的原理是,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内.涉及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魔术三、“‘清水’变‘牛奶’”其原理是二种无色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常见的酸溶液有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是硝酸银溶液;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可溶性的钡盐的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故答案为:H2SO4;BaCl2或HCl;AgNO3(答案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蔬菜、水果为人体所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米饭、馒头等食物所含的糖类是供给人体    的主要物质.
(2)现如今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电能、煤气、天然气,还有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我们在使用天然气等燃料过程中,有时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是加入的乙硫醇的气味,如果厨房中闻到浓烈的乙硫醇的特殊气味,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是(填写序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排油烟机排气,将泄漏出的气体尽快排出室内
(3)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所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填写序号)   
A.碳粉        B.铁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4)味精是烹制菜肴的调味品,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据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B.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C.加入味精时,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D.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查看答案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二氧化碳  B.氢氧化钠  C.熟石灰  D.尿素   E.盐酸”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   
(3)用于金属除锈的重要化工原料    ;(4)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称或符号.
(1)2个氧分子    ;(2) 2N    ;(3)2个亚铁离子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Na2CO3、NaHCO3、HCl
B.NaCl、AgNO3、HNO3
C.NaNO3、KCl、NaOH
D.Ca(OH)2、BaCl2、H2SO4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
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C.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