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和小明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做CaCO
3受热分解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两人对试管内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加热CaCO
3后残留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1:CaCO
3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______;
猜想2:CaCO
3未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CaO、CaCO
3;
猜想3:CaCO
3未分解,固体成分为CaCO
3.
【实验与事实】
(1)小林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2)小明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先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接着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反应过程中固体逐渐消失,你认为还应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结论与交流】小林认为猜想1成立,他的结论是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你认为猜想______成立.
【拓展与迁移】若给上图实验装置增加下列仪器中的______(填序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判断CaCO
3是否分解.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实验室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H
2O+O
2↑;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以盖房子的游戏来建立几种重要物质之间的联系如右图,游戏规则是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
(1)根据规则从CaCO
3、CuSO
4、KNO
3、Ca(OH)
2中为右图①、②处选出合适的物质并填空.①是
,②
.
(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
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
(2)小倩设计了如下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
(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
处(填1、2、3、4),但实验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
以下是Na
2CO
3和NaHCO
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 10℃ | 20℃ | 30℃ | 40℃ |
Na2CO3 | 12.5g | 21.5g | 39.7g | 49.0g |
NaHCO3 | 8.1g | 9.6g | 11.1g | 12.7g |
(1)Na
2CO
3的溶解度曲线应为______(填“a”或“b”).
(2)欲使接近饱和的Na
2CO
3溶液变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已知Na
2CO
3转化为NaHCO
3的反应为:Na
2CO
3+CO
2+H
2O=2NaHCO
3,根据以上信息,向20℃饱和Na
2CO
3溶液中能入足量CO
2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只写一种).
查看答案
“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抗震救灾中.
(1)国家给救援人员配备了活性炭口罩,活性炭起
作用.
(2)救治伤员时,输液用的生理盐水中的“盐”是指
(填物质名称).
(3)灾区急需清洁的饮用水,防疫人员向水中加入一种消毒药片(有效成分为NaClO)对水消毒,其应用原理为:
NaClO+X+H
2O=NaHCO
3+HClO,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4)地震造成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内油罐车失火,抢险人员就近从嘉陵江抽取大量的水喷向罐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