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
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1)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
2或 H
2.
【查阅资料】①Na
2CO
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2)______. |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 说明铝是否与水直接反应:______(3)(填“是”或“否”),铝能够与______(4)溶液反应. |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
【实验结论】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
2被NaOH溶液吸收,②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5):______.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
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6):2Al+2NaOH+2H
2O=2______+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H
2是一种重要化工生产原料,也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清洁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来制取H
2,以便研究H
2的性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或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b______,f______;
(2)选取上述仪器中的______(填字母代号)组装成制备和收集H
2的装置;
(3)为安全起见,在点燃氢气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4)此套制备H
2的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制备O
2,如果能,请写出用其制备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
2O+O
2↑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已知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B为氧化物,C是一种稀酸,其浓溶液用水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E为蓝色溶液,A、F均为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有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2)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个,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u+H
2O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H 氢 | | 2He 氦 |
3Li 锂 | 4Be 铍 | 5B 硼 | 6C 炭 | 7N 氮 | 8O 氧 | 9F 氟 | 10Ne 氖 |
11Na 钠 | 12Mg 镁 | 13Al 铝 | 14Si 硅 | 15P 磷 | 16S 硫 | 17Cl 氯 | 18Ar 氩 |
请根据相关信息与知识回答:
(1)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2)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______;
(3)请写出原子序数分别为8、13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4)仔细阅读和观察上表,其中有一种常见元素的元素名称书写有误,请写出其正确的元素名称______,过量排放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到大气中,会引起______效应,使全球变暖,请列举至少一条防止该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
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有50多种,其中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1)同质量的油脂、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
;
(2)食物淀粉在人体内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
;
(3)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若缺乏
会引起坏血病;
(4)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了解决
而实施的项目.
查看答案
家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碳酸氢钠粉末来灭火.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灭火时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