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指导下,某化学小组分别用一杯西瓜原汁和一杯草莓原汁(原汁均已过滤),练习“检验水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内容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如下:
| 甲 | 乙 | 丙 |
实验步骤 | | | |
均加热煮沸 |
现象 | 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 | 有红色沉淀生成 | 有黄色沉淀生成 |
【知识回顾】
①西瓜原汁和草莓原汁中都含有葡萄糖.
②配制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题,向2mL 10% NaOH溶液中滴入5滴5%CuSO
4溶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问题猜想1】甲、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______有关.
【请教老师】老师说:为了检验葡萄糖,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设计实验1】请选用一种试剂,用实验方法确定氢氧化铜悬浊液中NaOH是过量的.
选择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问题猜想2】乙、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相应的实验结论 |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③加热煮沸 | 若有______色沉淀生成 | 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
反思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最终得到沉淀的颜色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而热烈.29个高科技烟花“大脚印”令世人震撼,又寓意深刻.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某种烟花的火药可能含有C、CuO、KNO
3、Ba(NO
3)
2、Na
2CO
3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质.某化学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分析:
(1)该烟花的火药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
(2)无色溶液①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3)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均使用了大量新型环保、高科技烟花代替了上述品种烟花,主要是为了减少产生______气体(答一种即可)和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的影响,真正践行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有关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的药品是______(填名称);收集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产生,但是收集了足够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却没有熄灭.请你从实验操作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2)请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
2O+O
2↑
查看答案
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分析下列两表中的数据,找出对应规律.
(1)
1g金属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均生成+2价金属的盐溶液) | Mg | Fe | Zn |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 24 | 56 | 65 |
产生氧气的质量(g) | | | |
你发现的规律是 | ______ |
(2)
气体 | H2 | N2 | O2 | Cl2 |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 28 | 32 | 71 |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密度(g/L) | 0.0899 | 1.251 | 1.429 | 3.214 |
你发现的规律是 | ______ |
查看答案
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__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3)同寝室的同学在睡眠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以下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③立即跳楼逃生;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请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1) | Cu粉 | Fe粉 | ______ |
(2) | NaOH | Na2CO3 | ______ |
(3) | KNO3 | NaCl(少量) | ______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