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反应,她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倒入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如右图所示),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指出她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霞认为小红的结论不准确,她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是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小霞的假设是否成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在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或: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在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或: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在试管中,加入铁等活泼金属 | 试液变红色 或有气泡冒 或有气泡冒出 | 假设成立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
2和CO(有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______
(2)证明混合气体中确实混有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甲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Fe+3CO
2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A与固体B接触后,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请写出液体A和固体B的两种可能的组合(要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分别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用排空气法收集的验满方法是:______.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 (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某同学选择A装置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
2MnO
4+MnO
2+O
2↑
查看答案
A~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已知A、B、C、D、E均为化合物,其中E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A
.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D+E:
;
C转化为D:
.
查看答案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都是由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 物理性质比较 |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 (优) 100 99 74 61 27 17 8 (良) |
密度 单位:g/cm3 |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 (大) 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 (小) |
熔点 单位:℃ |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 (高) 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 (低) |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 (大)9 4-5 2.5-4 2.5-3 2.5-3 2-2.9 1.5(小) |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的生活经验,解释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导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的原因
.请分析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的原因
.
(2)如下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①铝的利用比铁、铜晚得多,这个事实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铝在地壳中含量高 B.铝相对活泼 C.铝的硬度小 D.铝的冶炼相对难
②目前铝合金在多个领域替代易生锈的钢铁,其主要原因是
.
③现提供药品铁丝、铜丝、银丝、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等,请你设计最佳实验方案确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你选择的药品是:
.
填写实验报告: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