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氮化铝(AlN)是新型的电子绝缘基片材料,用于大型和超大 型集成电路中.在高温下...

氮化铝(AlN)是新型的电子绝缘基片材料,用于大型和超大
型集成电路中.在高温下氮气、碳和三氧化二铝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铝微晶粉体和一氧化碳,用此方法制得的氮化铝中含有少量杂质碳和氧化铝.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取并测定所得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1)Al2O3+2NaOH=2NaAlO2+H2O; (2)AlN+NaOH+H2O=NaAlO2+NH3↑.氨气易与酸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一:制取氮化铝样品
实验步骤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除去空气中粉尘、二氧化碳、干燥后,再除去氧气.除去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u+O2 manfen5.com 满分网2CuO
2.用上述制得的氮气通入装有碳和三氧化二铝硬质玻璃管中高温制取氮化铝样品(如图1).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C+Al2O3manfen5.com 满分网 2AlN+3CO
实验二:测定所制氮化铝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
①按图2组装仪器,将9.1g氮化铝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在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
②称得盛有稀盐酸的烧杯和漏斗的总质量为200g
③打开止水夹C,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滴入浓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④打开止水夹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⑤再次称量盛有稀盐酸的烧杯和漏斗的质量和为203.4g
⑥重复实验④⑤步骤后称得盛有稀盐酸的烧杯和漏斗的总质量仍为203.4g
实验讨论:(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
(2)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作用是______;装置中使用漏斗的目的是______
(3)图2烧杯中稀盐酸不能换成浓盐酸的理由是______;图2烧杯中稀盐酸不能换成浓硫酸的理由是______;图2烧杯中稀盐酸能否换成稀硫酸______
(4)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所制氮化铝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计算过程,4分).
事故处理:实验中,小明不小心将盛有约50mL的浓NaOH溶液打翻在桌面上.这时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拓展探究:(1)实验后剩余的浓NaOH溶液______(能或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写出NaOH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本着节约药品的原则,同时又要确保实验顺利获得成功.则实验二中至少应准备40%浓NaOH溶液______g(写计算过程,4分).
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验一】 1、用灼热的铜网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2、根据对反应的说明,在高温下氮气、碳和三氧化二铝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铝粉和一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 【实验讨论】(1)根据对实验操作中需要确保装置气密性的认识,判断实验开始之前应进行的操作; (2)根据装置中药品或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实验中所涉及装置的作用,判断所指定装置对实验的影响; (3)对比稀盐酸、浓盐酸、浓硫酸与稀硫酸在实验中作用的异同来判断; (4)分析缓缓通入空气的操作对实验中残留气体的影响,推断该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的目的; 【实验结论】利用所测得氨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从而求出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 事故处理:利用氢氧化钠的性质解答; 拓展探究:(1)剩余的剩余的浓NaOH溶液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药品; (2)利用AlN+NaOH+H2O=NaAlO2+NH3↑,求出NaOH的质量,进而求出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解析】 【实验一】 (1)用灼热的铜网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2)根据信息:在高温下氮气、碳和三氧化二铝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铝粉和一氧化碳,装置D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2+3C+Al2O3 2AlN+3CO; 【实验二】 【实验讨论】(1)在进行实验前要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因此应先进行气密性的检查; (2)碱石灰能吸收气体中的水,防止水对测量质量的影响;使用漏斗进行氨气的吸收,可以防止吸收过程中造成溶液的倒吸;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测量氨气质量偏小;若使用浓硫酸,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使得测量氨气质量偏大,而使结果偏大;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4)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可以使装置内残留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结论】反应生成氨气的质量=203.4g-200g=3.4g,设氮化铝的质量为xg AlN+NaOH+H2O═NaAlO2+NH3↑ 41                   17 x                    3.4g              x=8.2 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100%=90%. 事故处理:浓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小心将盛有约50mL的浓NaOH溶液打翻在桌面上,立即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拓展探究:(1)实验后剩余的浓NaOH溶液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药品;NaOH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利用AlN+NaOH+H2O=NaAlO2+NH3↑,求出NaOH的质量,进而求出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设ygNaOH与8.2gAlN完全反应 AlN+NaOH+H2O=NaAlO2+NH3↑ 41    40 8.2g   yg     y=8 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40%=20g. 故答案为: 【实验一】 (1)2Cu+O22CuO;(2)N2+3C+Al2O3 2AlN+3CO; 【实验二】 【实验讨论】(1)装置气密性; (2)除去气体中的水;防止液体倒吸;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 (4)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充分吸收; 【实验结论】反应生成氨气的质量=203.4g-200g=3.4g, 设氮化铝的质量为x AlN+NaOH+H2O═NaAlO2+NH3↑ 41                   17 x                   3.4g = x=8.2g 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100%=90%; 事故处理:立即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拓展延伸:(1)不能,2NaOH+CO2═Na2CO3+H2O; (2)设ygNaOH与8.2gAlN完全反应 AlN+NaOH+H2O=NaAlO2+NH3↑ 41    40 8.2g   yg     y=8 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40%=20g. 故答案为:2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导电性来判断酸碱盐化合物水溶液的反应.如图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溶液中插入的为石墨电极,连接灯泡和电源.实验开始时灯泡是亮的,随着稀H2SO4的滴入,灯泡逐渐变暗,直至不亮.继续滴加稀H2SO4后,灯泡又能恢复变亮.实验中灯泡不亮的原因是,烧杯中没有自由移动______的缘故.溶液的导电性随H2SO4滴入的变化的曲线为(请作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特殊的”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
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下表是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报告实验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氯
化铜溶液中.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
变为无色.
反应结束后过滤.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成分为铜绿).
将绿色固体加热.最后只得到黑色固体.
(1)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一种易燃气体单质,则它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测得氯化铜溶液的pH小于7,则导致溶液呈现酸性的离子是______(在“Cu2+”或“Cl-”中选择),请设计简单的方案进行验证______
(3)写出实验中红色固体变为绿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K2MnO4+MnO2+O2查看答案
(本题包括a、b二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电动自行车以轻便、省力、操作简单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
(1)电动自行车轮胎使用的是______材料:防止车架生锈的措施有(任写一种)______等;
(2)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中常用30%~50%的稀硫酸.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24.5g,需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3)与使用燃料为动力的轻便摩托车相比,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SO2______等有害尾气,但铅蓄电池对水和土壤环境造成的铅污染更为久远.
b.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二: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三: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材料三”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O3 查看答案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项措施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B.塑料购物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来源之一
C.塑料购物袋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D.为防止污染,可以将塑料购物袋直接烧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