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和小明收集了两个形状、大小、轻重和硬度均不同的易拉罐,如图所示.他们很想知道每个易拉罐的材料成分,于是展开了以下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
(1)1804年,法国人阿佩尔发明了用玻璃瓶储存食物.1823年,英国人丢兰特申请了专利,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马口铁(铁皮上镀层锡)罐头厂.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铝罐在美国人莱伊诺尔茨手中诞生.
(2)几种金属的物理数据.
物理性质 | 银 | 铜 | 铁 | 铝 |
密度/ | 10.5 | 8.92 | 7.86 | 2.70 |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 2.5~4 | 2.5~3 | 4~5 | 2~2.9 |
【提出猜想】图示易拉罐是铁罐或铝罐.
【小东实验】小东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用于判断易拉罐的材料成分.
(1)将两个易拉罐碎片放入烧杯,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计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将两个易拉罐裁成条状放入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小明认为小东的实验不可行,其原因是______,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小明实验】小明做了两个实验,确定了易拉罐的材料成分.
(1)取来两罐饮料,不断摇动,然后打开,A罐中没有气体冒出,B罐中有大量气体冒出.随后挤压两罐,A罐材料比B罐材料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2)将两个易拉罐加热、擦掉表面油漆,露出灰黑色金属表面,用刀在金属表面刻出划痕,然后裁成条状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A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其原因是______;B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
【实验结论】A罐和B罐材料依次为______.
【实验反思】小明运用自己所做的实验(2),还可以说明资料中的信息是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老师利用右图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是气球,b中放入白色的碳酸钡固体,c、d是胶头滴管,d中吸入氢氧化钠的浓溶液.
(1)首先将滴管c中的液体挤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气球涨大,b中白色固体消失,则c中液体的名称可能为______(只写一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然后将滴管d中的液体挤入集气瓶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与此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通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C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
(2)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Fe+3CO
2
查看答案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产物中的某些物质可能略去).请依据转化关系图,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组答案.
(1)若E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反应②无明显变化,反应③有沉淀生成,A是遇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B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则A的名称是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NaCl和KNO
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两组实验(室温下),其过程如下:
(1)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⑨的现象是______;
(2)第一组实验中操作a为______,所得氯化钠固体质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______;
A.溶解NaCl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B.称量5g NaCl固体后,称量纸上仍留有固体
C.蒸发时,未及时停止加热,有固体溅出
D.蒸发后所得NaCl 固体中仍含有水分
(3)上述实验过程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写出合理的一组即可).
查看答案
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
和
构成;
(2)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小袁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