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同学们做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
(1)甲组在实验过程中测定了其中一种溶液的pH变化,由图可知,该小组同学测定的是______溶液的pH变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取了右图中A点所得溶液,加入试剂______(填序号),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Ⅰ.BaCl
2溶液Ⅱ.Fe
2(SO
4)
3溶液Ⅲ.CuSO
4溶液
结论:酸碱没有恰好中和,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2)乙组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可观察到______.
结论:酸碱可能恰好中和,也可能硫酸过量.
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乙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则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案,哪种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甲、乙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为气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
;
(2)甲、乙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反应①而不用反应②的原因是
.
(4)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
①请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
;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为
.
③某同学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种)
.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选填A、B、C、D)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以上都不变.
查看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用化学方法可将过度排放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实现以下转化:CO
2+H
2X+H
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由“
”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分子“
”与“
”的个数比为
.
(3)相同的反应物,若其质量比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化学变化.例如:C+O
2CO
2(氧气充足),2C+O
22CO(氧气不足);已知1mol碳充分燃烧放出393.5千焦的热量,不充分燃烧(生成CO)放出110.5千焦的热量.由上可知,煤燃烧不充分引发的弊端有
.
查看答案
蜜饯中添加山梨酸钾(C
6H
7KO
2)可延长其保质期.山梨酸钾(C
6H
7KO
2)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molC
6H
7KO
2中含钾原子
个.
查看答案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H
2、CO、CO
2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无明显现象;通过灼热的CuO,有红色物质生成;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通过NaOH溶液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对混合气体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①H
2 和CO ②H
2O和CO ③CO和CO
2④H
2 和CO
2 ⑤H
2、CO和 CO
2.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