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象.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_(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克.
(3)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
(1)黄岩岛是我国传统渔业区,它位于太平洋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该岛及岛上所有生物是一个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中国310渔政执法船,最大航速达40.7千米/时.4月18日上午,它驶离广州渔政码头,开赴南海某海域执法.以310渔政船为参照物,渔政码头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310渔政船以最大航速到达离广州1100千米的南海某处,需要______小时(保留整数).
(3)如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①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通过A过滤,B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C加适量盐酸,D加过量碳酸钠溶液,E蒸发等操作,得到较纯的氯化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每次操作限用一次)
查看答案
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0
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Ⅰ | ①取样品.滴加BaCl2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 废液中含有S042- |
Ⅱ |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______ 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①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 废液中含有SO42- |
Ⅲ | ①取样品,滴加Ba(N03)2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 废液中含有S042- |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的干扰.
查看答案
小敏设计了一个从空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案,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未标出).
(1)写出流程中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整个流程中,除水外,还有二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
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
| 空气 | NH3 | CH4 | HCl | O2 |
密度/g•L-1 | 1.293 | 0.77l | 0.717 | 1.629 | 1.43 |
溶解性 | -- | 极易溶 | 难溶 | 极易溶 | 难溶 |
(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
(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
4,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
查看答案
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性质:能燃烧
C.用途:可以作为燃料 D.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______(写一条).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