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所...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反应
B判断海水和蒸馏水蒸发结晶液体消失,无残留物该液体为蒸馏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气体产生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manfen5.com 满分网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A.A
B.B
C.C
D.D
A、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可能正好中和,也可能酸过量,并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B、判断海水和蒸馏水:进行蒸发结晶,观察现象;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解析】 A、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可能正好中和,也可能酸过量,因为酸不能使酚酞变色,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故A错误; B、判断海水和蒸馏水:进行蒸发结晶,液体消失,无残留物,说明为该液体为蒸馏水,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故B正确;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气体产生并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故C正确;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故D正确.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的粉末,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金属活动性强弱:A>B
B.反应后A、B可能都有剩余
C.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D.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
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t1℃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C.在温度高于t2℃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100g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t2℃时的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中至少要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患夜盲症是因为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测定某溶液的pH时,要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查看答案
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括号内是方法),错误的是( )
A.面粉和苏打(加水振荡)
B.棉织衫和羊毛衫(抽丝灼烧,闻气味)
C.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冷却,看状态变化)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内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烧杯乙烧杯丙观察到的现象
A.浓盐酸紫色石蕊丙中液体慢慢变红
B.浓氨水无色酚酞丙中液体慢慢变红
C.浓硫酸氯化钡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D.浓盐酸硝酸银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manfen5.com 满分网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