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为鱼提供氧气. 过...

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为鱼提供氧气.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课外兴趣小组决定对这一问题中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实验探究一: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猜想】另一生成物为氢氧化钙.
【进行试验】取适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液体变成______色,则猜想成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意外发现】较长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滴入酚酞后变色了的液体颜色又变回无色,你认为褪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产生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杂质.
实验探究二:测定久置过氧化钙纯
【实验过程】
称量144g样品放在铜网中,按图1装置组装后  (药水瓶底部留有小孔),称量仪器及药品总质量,将铜网插入足量水中,反应完全后称量仪器及反应后物质总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样品
质量
装置及药品
总质量
装置及反应后物质
总质量
实验数据144g394g378g
【问题讨论】
(1)药水瓶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
(2)本实验测得过氧化钙含量可能会偏小的原因是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①生成氧气______g.
②样品中过氧化钙的含量是______g.
实验探究三:测定久置过氧化钙样品中碳酸钙含量
【测定方案】
①如图2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合格;
②称量2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完全反应后全部倒入下图的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用;
③将量气管液面调节到“0”刻度,并使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相平,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读出气体体积;
⑤查得CO2的密度,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4)图中油层的作用为______,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会使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中和反应明显放出热量,滴加稀盐酸后,发生装置里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这个反应的发生可能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反应结束后,测得量气管读数为1120ml,根据该条件下CO2的密度得知生成CO2的质量为2.2g.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6)步骤④中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的方法______.步骤②中将样品和水混合的目的是______
(7)充分反应后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得到27.75g固体,这袋样品在变质前全为过氧化钙,其质量为______g.

manfen5.com 满分网
根据实验探究的过程和学过的知识可知: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较长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滴入酚酞后变色了的液体颜色又变回无色,是因为Ca(OH)2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了;药水瓶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吸收O2中的水蒸气,起干燥作用;本实验测得过氧化钙含量可能会偏小的原因是:生成的氧气排走了空气,造成瓶内气体质量增大;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准确;油层的作用为:隔绝水和CO2,防止CO2溶于水;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过程是放热反应,造成气体体积膨胀,因此结果偏大.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的方法是:要上下移动量气管,至量气管内的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除去CaO2,防止在烧瓶中产生氧气;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根据得到27.75g固体,可以求钙元素的质量,燃烧求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过氧化钙的质量. 【解析】 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较长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滴入酚酞后变色了的液体颜色又变回无色,是因为Ca(OH)2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了;故答案为:红;2CaO2+2H2O=2Ca(OH)2+O2↑;Ca(OH)2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了 (1)药水瓶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吸收O2中的水蒸气,起干燥作用;故答案为:吸收O2中的水蒸气 (2)本实验测得过氧化钙含量可能会偏小的原因是:生成的氧气排走了空气,造成瓶内气体质量增大;故答案为:生成的氧气排走了空气,造成瓶内气体质量增大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394.0g-378.0g=16.0g; 设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                  32  x                   16g           x=72g 故答案为:16;72;上下移动量气管,至量气管内的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 (4)油层的作用为:隔绝水和CO2,防止CO2溶于水;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过程是放热反应,造成气体体积膨胀,因此结果偏大.故答案为:隔绝水和CO2,防止CO2溶于水;不受影响;Ca(OH)2+2HCl=CaCl2+2H2O;偏大; (5)得到27.75g固体 设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0g•y                 2.2g         y=25% 故答案为:25% (6)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的方法是:要上下移动量气管,至量气管内的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除去CaO2,防止在烧瓶中产生氧气;故答案为:上下移动量气管,至量气管内的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除去CaO2,防止在烧瓶中产生氧气; (7)根据得到27.75g固体,可以求钙元素的质量,燃烧求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过氧化钙的质量.故答案为:18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工业上常用天然气和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CO和H2,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如图为利用合成气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
(1)二甲醚与酒精(C2H5OH)的化学式组成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在二甲醚火焰上放一白瓷板,可观察到白瓷板上有   
(2)还原反应室内发生的化学反应(赤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共有    个,若还原反应室利用甲烷完全燃烧维持高温,则还原反应室所得产品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生铁.
(3)写出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任写一个).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反应物原子全部进入到需要的产品中.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反应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这一特点.
(5)上述生产过程中所得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A、14:3       B、7:1      C、14:5     D、28:5.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固体中还混有少量的黑色物质,同时有较多气体产生.为确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猜 想]: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氧气、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或过量的铁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过程]:
(1)在实验的过程中未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则该气体中    二氧化硫(填“有”或“无”).小宝同学认为如有氧气,则可用燃烧的木条来检验.小红认为这种方法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   
(2)小林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氧气,通过查阅资料得知: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按如图进行实验,
他观察到    ,证明无氧气.小军同学用产生的气体吹肥皂泡,发现肥皂泡    ,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3)小靖同学把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固体放入    中,她根据看到的现象判定黑色固体仅为氧化铜.
(4)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性(填“酸”或“碱”).本实验不适宜用石蕊试液检验硫酸铜溶液酸碱性的原因是   
(5)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得到: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
①CuSO4+2H2O=Cu(OH)2+H2SO4(水解反应),②CuSO4+Fe=Cu+FeSO4
    ,④   
[反思]:若将铁粉换成铁块,则氢气吹肥皂泡实验可能无法获得成功,原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A.图甲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乙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C.图丙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丁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熔点:铁<汞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20℃
D.核外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
查看答案
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 项物  质杂  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A铜粉稀硫酸
B生石灰碳酸钙稀盐酸
C二氧化碳氧气灼热的铜粉
D稀盐酸氯化钙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