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
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 质 | 样 品 | 消耗稀盐酸质量 | 反应后溶液质量 |
质量(g) | 9 | 75.4 | 80 |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NaHCO
3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使食品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色、香、味和口感,人们常在食品或食品包装中加入化学防腐剂.
请根据右图回答:
(1)苯甲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苯甲酸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3)苯甲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
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
(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
3和FeSO
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 FeCl3溶液 | FeSO4溶液 |
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 | 生成红褐色沉淀 |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
化学方程式 | 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反应. | FeSO4+2NaOH=Fe(OH)2↓+Na2SO4 ______Fe(OH)2+______+______H2O=______ (完成并配平此方程) |
[学习交流]
(1)氢氧化亚铁是______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军联系到CO
2与C的反应,认为FeCl
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
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某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是冶炼金属铁的原料.某兴趣小组想测定该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利用氢气来还原Fe
2O
3,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铁矿石中的杂质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参加反应).
(1)如果用锌粒与浓盐酸来制取氢气,可以选择图㈠______(填序号)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2)制得的氢气常含有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需要通过④和⑤装置,则装置按导管字母连接的顺序是: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
(3)若要检验氢气中的杂质HCl,可把______装置.中的试剂换成______,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剂变成了红色.
(4)图㈠中的③装置是一个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装置,由集气瓶和导管组成,请你在方框内画出该装置.
(5)图㈡是氢气与铁矿石样品反应的装置,在加热反应之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原因是______;而在反应结束时先要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停止通入氢气,原因是______.
(6)已知参加反应的铁矿石样品的质量为m
1g,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m
2g,装置⑦增加的质量为m
3g,装置⑧增加的质量为m
4g.(假设每一步都进行完全)若要计算铁矿石样品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下面可计算到结果的数据组合有______.(填字母)
Am
1g与m
2g B、m
1g与m
3g C、m
1g与m
4g D、m
2g与m
4g.
查看答案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 所选试剂 | 判断方法 |
方法一 (示例) | 锌 |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
方法二 | | |
方法三 | | |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迅速增长的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要维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从化学的角度看,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我们通过应用和控制化学变化,研究重要元素(如H、C、O、S、Cl,、P…)的循环利用模式,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和重复利用.
材料1:右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
材料2:
下表是目前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及相对值.
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 及相对值 |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 及相对值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10 | 光合作用110 |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5 | 二氧化碳的溶解和生成石灰石2 |
材料3: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碳元素循环模式,它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实现碳元素的循环.其中“”表示参与反应的物质,“”表示物质发生的变化,“”表示在变化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虚线框内表示理想的碳元素循环体系.
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利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1中,通过化学变化,人们利用氢元素循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
能转化为
能.请写出实现这种转化所依据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从材料3和2中可以看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目是为了获取能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材料2和3提供的信息,在材料3循环体系中,要保障能量的供给,同时要维持该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从物质变化的角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三种不同的措施即可)
;
;
.
(3)根据材料3,试分别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消耗二氧化碳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变化.
;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