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为了验证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a.将体积大...

为了验证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a.将体积大小一样的镁片和铁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在实验中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来设计实验方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步骤a中,所控制的实验条件有金属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通过步骤a,可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写出步骤b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是______反应.
(4)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足以说明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是______
(1)根据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的活动性的实验分析; (2)根据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分析; (3)根据铜与硝酸银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4)根据铁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来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 【解析】 (1)由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及实验a可知,在步骤a中,所控制的实验条件有金属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种类和溶液体积; (2)由实验的现象镁与稀盐酸反应比铁与和稀盐酸反应剧烈,说明了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3)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了银和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是:Cu+2AgNO3=2Ag+Cu(NO3)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4)由题意可知,通过a、b实验还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还应增加的实验是:将铁片放到硫酸铜溶液中. 故答为:(1)溶液种类,溶液体积;(2)镁与稀盐酸反应比铁与和稀盐酸反应剧烈;(3)Cu+2AgNO3=2Ag+Cu(NO3)2 ,置换;  (4)将铁片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开发前景广阔.
(1)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有20多种,目前普遍采用______
(2)“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①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②将卤水加热到t2℃以上,根据溶解度曲线,首先析出的晶体是______(填名称).
(3)“海水制碱”过程中发生的分解反应是______ Na2CO3+H2O+CO2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的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
(3)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
(4)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碱雨”是如何形成的?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碱雨”.回答下列问题:
(1)“碱雨”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酸雨”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大量排放    造成的.
(3)NH4Cl与Ca(OH)2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措施.答:    查看答案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B.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盐酸与浓硫酸:打开瓶盖,闻气味
B.纯碱溶液与烧碱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
C.氧气与二氧化碳: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能使木条复燃
D.淀粉和奶粉:滴加碘水,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