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分解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

如图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分解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开关以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
(2)MnO2的作用是______;实验后回收MnO2的方法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另外一种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______△2KCl+3O2
manfen5.com 满分网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2)依据催化剂的概念以及特点分析;根据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的性质将其分离;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 (3)根据对氧气验满的方法的认识解决此题,应该注意所用物品、位置、现象; (4)根据此装置的特点分析. 【解析】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②是集气瓶.答案为:集气瓶; (2)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既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本身也不发生变化,只是改变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所以只是起催化剂的作用;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实验完成后回收MnO2的操作为:先进行过滤,再洗涤干燥;实验室还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先进行过滤,再洗涤干燥;2KClO32KCl+3O2↑; (3)因为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 (4)此装置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收集装置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因此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它们满足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反应,“→或←”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试推断A、C、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C:    ,E:   
(2)“C→E”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如图1分别是火炬“祥云”和主场馆“鸟巢”.
manfen5.com 满分网
根据你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火炬“祥云”的外壳采用铝合金,而主场馆“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材,它们都使用了合金材料.这主要利用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   
①更强的硬度  ②更良好的导电性  ③更好的传热性
(2)你认为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    .请设计实验验证两种金属活动性,写出必要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延长“鸟巢”的使用寿命,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在焊接时,为了使接口更加牢固,常用稀盐酸清洗接口处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如图2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原理:    查看答案
下列框图中是某品牌“洁厕灵”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能轻松消除瓷面污渍、水垢、水锈、尿垢等
--勿与漂白类化学品混用
--勿用于酸敏感的大理石、金属等
(1)请推测该洁厕灵呈(填“酸”或“碱”)    性.要在家中验证此结论,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2)根据上述信息,可推知“洁厕灵”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3)从环保或安全角度分析,使用洁厕灵时应注意的事项之一是(不能与框图中内容重复)    查看答案
(1)异抗坏血酸钠[化学式为C6H7NaO6•H2O]为食品行业中重要的抗氧保鲜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异抗坏血酸钠中含有    元素,其中氢、氧两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据此可知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其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   
(3)已知气体打火机使用的燃料是碳、氢化合物,其在点燃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manfen5.com 满分网8CO2+10H2O,则X的化学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天然气、石油和    均属于化石燃料.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和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或开发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其中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   
(3)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通过化学变化,人们利用氢元素循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    能转化为    能.请写出实现这种转化所依据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