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填a、b或c)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K2MnO4+MnO2+O2
manfen5.com 满分网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氧气时,可以有两种装置,如果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时,发生装置就需要加热;如果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时,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与以上装置比较的优点是: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不需要加热,可以节约能源等. 【解析】 (1)试管、酒精灯、长颈漏斗都是比较常用的仪器,故答案为: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长颈漏斗; (2)装置A需要加热,并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因此选择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故答案为:b;2KMnO4K2MnO4+MnO2+O2↑; (3)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不需要加热,因此选择B;验满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这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B制氧气时,仪器③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反应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故答案为:B;瓶口;支持燃烧;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防止反应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______C______;写出化学符号:B______F______
(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并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实验结果并没有出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经过分析,是因为收集的氧气不纯而引起的.请你猜测,该同学可能存在哪些操作上的错误,导致此结果.
猜测一:______
猜测二: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右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
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
体是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1)请填写上表中有关内容: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中:①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冷饮,过一断时间后,冷饮瓶的外壁上就出现水珠;②冬天,人说话时,可看到呼出的气体变成水雾;③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几天后,饼干就变得不脆了;④夏天吹空调时,可看到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有“冷气雾”;⑤对着干冷的玻璃杯吹气时,玻璃杯的壁上出现水雾.其中,能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现象有    ,能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要高的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