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事实. (1)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______; (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事实.
(1)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______
(2)用稀硫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______
(3)稀盐酸逐渐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______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析】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有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稀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2)Fe2O3+3H2SO4═Fe2(SO4)3+3H2O;(3)NaHCO3+HCl═NaCl+H2O+CO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最好用    (填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
(3)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地下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   
(4)常用的几种净水方法中,对地下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5)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
C.饮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  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微粒
(6)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manfen5.com 满分网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2)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强强家某天午饭的食谱如表:
 主食馒头 
 副食 红烧排骨、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牛奶 
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你建议食谱中应增加下列中的    (填写序号).
A、油饼   B、烧豆腐   C、凉拌黄瓜  D、炒鸡蛋
(3)儿童食欲不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医生建议要多食用海产品、瘦肉等食物,以补充    元素. 查看答案
野炊活动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分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同学们不慎将装有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林林同学利用所携带的物品将它们区分开了.林林同学选用的物品名称是    ,判断依据是(现象、结论)   
(2)茜茜同学发现野炊篝火的火焰很小,便将木柴架空,火焰立即就大了,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填序号,下同).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方便添加木柴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是否适宜,瑶瑶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利用了溶液具有    (填一条性质).
(4)野炊结束时,辉辉同学将铁锅刷洗干净后,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二氧化硫、酒精、氯化钠、氢气、硫酸五种物质中,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是   
(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氧化物是   
(3)最清洁的燃料是   
(4)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物质是   
(5)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由高粱、玉米等经过加工得到的是    查看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mgA和m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m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