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小...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小明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含量≤20%”,他想测定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
查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5.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物多次;⑤将沉淀物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87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应用:最近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化学变化
B.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大量食用味精不利于身体健康
D.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1)进行过滤操作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过滤,需要的仪器较多烧杯(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胶头滴管、洗瓶(塑料)等; (2)根据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出质量分数,然后进行判断; 应用: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判断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析】 (1)要使液体与固体分离,用过滤的方法进行,缺少的仪器是漏斗 (2)设调料味精中混有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2.87g 解得:x=1.17g 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3.4% 23.4%>20%与包装的标准不符,所以不符合标准. 应用: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谷氨酸钠受热已分解,能够产生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产生的物质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不利,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 故答案为: (1)漏斗; (2)23.4%,不符合,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九种仪器:①量筒 ②烧杯 ③漏斗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 ⑦蒸发皿 ⑧胶头滴管 ⑨药匙,请从中选择仪器完成下列操作:
(1)某学生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生理盐水,需食盐______g,水______g,需用到______(填序号)等仪器.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试管与桌面成______角,应该使用酒精灯的______焰加热.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你能读出的信息有:(写两点)
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
(3)现有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降温至t1℃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
(4)t2℃时,将60克a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5)计算P点(t1℃时)a、c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实验室摆放着如下一排仪器,根据图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仪器C为集气瓶,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在B、D、E中选择一种仪器,该仪器在实验室主要用于______,使用该仪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写一点).
(2)按实验原理和气体的性质选择实验装置,可用上图中的仪器组装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编号),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理论上,上述装置也可用于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过氧化氢水溶液制取氧气;但实验室用该反应制取氧气时,一般不在是试管中而是在锥形瓶先加入二氧化锰,且要通过分液漏斗逐滴滴入过氧化氢水溶液,请你说出这样操作的原因__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O2查看答案
(1)钢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生活中的铁制品却容易生锈.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提出下列保护资源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防止铁制品腐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3)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
manfen5.com 满分网
(1)X的化学式是   
(2)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