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对Cu、Fe、Mg、Ag、Al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请你...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对Cu、Fe、Mg、Ag、Al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序号,下同).
manfen5.com 满分网
(2)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anfen5.com 满分网,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    电子.
(3)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manfen5.com 满分网CuSO4+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所给五种金属分别放入到同一盐酸中,最剧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1)铜导线常用在电器连接上,主要是利用了其导电性. (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3的原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的种类及数量不变解决. (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 (5)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 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说明加入的铁已全部发生了反应. 【解析】 (1)铜导线常用在电器上,主要是利用了其具有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故选B. (2)核外电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其物理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3的原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失.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可推断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2H2O+X↑ 中X的化学式为SO2. 故答案为:SO2. (4)所给五种金属分别放入到同一盐酸中,最剧烈的反应即是化学活动性最强的金属,在五种金属中镁的活动性最强,反应最剧烈. 故答案为:Mg+2HCl═MgCl2 +H2↑. (5)加入的铁全部发生了反应,则一定有银被置换出来;由于铁粉为一定量,所以无法判断铁粉是否与AgNO3完全反应,也就无法进一步判断是否和混合溶液中的往Cu(NO3)2发生了反应;因此,只能得到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的结论.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生活中可以用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2)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呈酸性,其 pH    7(选填“>”、“﹦”或“<”).
(3)洗洁精具有    功能,容易洗去餐桌上的油污.
(4)生活中食用加碘盐是为了预防   
(5)将油涂在铁艺家具上防止生锈,其目的是将铁与空气中的    隔绝.
(6)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    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查看答案
从①水 ②小苏打 ③氢氧化钙 ④氯化钠四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
(3)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4)为使馒头松软可口且无酸味,在蒸馒头之前,可加入一些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  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B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Fe粉Cu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
DCaOCaCO3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t1℃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C.在温度高于t2℃时,100g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100g 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t2℃时的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
化学中有多种“守恒”.下面描述中对各种守恒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溶质守恒--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体积不变
C.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D.原子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