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Al和Cu的活动性时,把铝片放入硫酸铜的水溶液中,无意中发...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Al和Cu的活动性时,把铝片放入硫酸铜的水溶液中,无意中发现有较多气泡产生,于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氧气
乙四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
丙同学认为可能二氧化碳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硫
【操作分析】铝片放入硫酸铜之前,应先用砂布将表面打磨光亮,理由是______
【探究设计】(1)闻该气体的气味,发现没有气味,排除了______同学的猜想.
(2)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虑,又排除了______同学的猜想.
(3)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______
______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氢气
【思维拓展】由以上探究实验可以推知,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______(填化学式)
铝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形成氧化铝保护膜,进行有关铝的性质实验需要将其除掉,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氢气使用的是收集气体点燃的方法,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 【操作分析】:铝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形成氧化铝保护膜,进行有关铝的性质实验需要将其除掉,所以本题答案为: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探究设计】(1)闻该气体的气味,发现没有气味,而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故不会是二氧化硫,所以本题答案为:丁;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给出的反应物质中不含有碳元素,故不会是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丙; (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该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使用不是氧气,所以本题答案为:结论:该气体不是氧气      检验氢气使用的是收集气体点燃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步骤:收集一试管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到试管口 【思维拓展】此硫酸铜溶液与铝接触能产生氢气,说明溶液中含有酸,此酸为硫酸,所以本题答案为:H2SO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装置C由导管、        (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
MnO2制取O2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中,看到的现象是:   
(4)实验室制取H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①~④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时,Y的溶解度为    g;60℃时,把45g的X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从Y的饱和溶液中提取Y,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溶剂”).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来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食盐      ②干冰       ③面粉       ④木炭粉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有些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4)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排放,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写出CO2的两种用途       
(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为减少CO2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